08-03,srhwqklfcnsidhoihewir.
灌腸的常见方法有哪些,你知道吗|
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和保健手段,在医疗和生活中都有一定的应用。不同的灌肠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需求,分析这些方法对于正确进行灌肠以及保障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灌肠方法及其特点、适用情况等内容。清洁灌肠法
清洁灌肠主要目的是彻底清除肠道内的粪便,为某些检查或手术做准备,以确保肠道视野清晰,提高检查或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。一般会使用0.1% - 0.2%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作为灌肠液。在操作时,患者通常需要左侧卧位,双膝屈曲,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,筒内液面高于肛门约40 - 60cm。润滑肛管前端后,轻轻插入直肠7 - 10cm,缓慢打开开关,使灌肠液缓缓流入肠道。在灌肠过程中,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,如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,可适当降低灌肠筒高度或暂停片刻。当灌入一定量的灌肠液后,夹闭肛管,让患者尽量保留一段时间,使粪便充分软化和稀释,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。通常需要反复多次灌肠,直到排出的液体澄清无粪便为止。这种方法对于肠道手术前的准备非常重要,能有效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。同时,在一些肠道检查如结肠镜检查前,清洁灌肠也能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肠道内部情况,提高检查的准确性。
保留灌肠法
保留灌肠是将药物灌入肠道内,顺利获得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,常用于治疗肠道疾病、镇静催眠或给予营养等。灌肠液的选择根据治疗目的而定,如治疗肠道感染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溶液,镇静催眠可能会使用水合氯醛溶液等。操作前患者需排空大便,以利于药物更好地吸收。患者一般采取右侧卧位,使药物能在肠道内保留较长时间。肛管插入深度要适当增加,一般为15 - 20cm,以减少药物对直肠的刺激,避免患者过早产生便意。灌入药物的速度要缓慢,量一般不超过200ml。灌入完毕后,拔出肛管,用卫生纸轻轻按压肛门,让患者尽量忍耐,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一段时间,最好能保留1小时以上,以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。保留灌肠对于治疗慢性结肠炎、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有较好的效果,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,提高治疗的针对性。
大量不保留灌肠法
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灌肠方法,其目的主要是刺激肠道蠕动,软化和清除粪便,解除便秘,排除肠内积气,减轻腹胀。常用的灌肠液有肥皂水、生理盐水等。一般成人每次用量为500 - 1000ml,小儿为200 - 500ml。灌肠液的温度一般保持在39 - 41℃,以接近人体体温为宜,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肠道。操作时,患者同样采取左侧卧位,将肛管插入直肠7 - 10cm后,开放输液管,使灌肠液快速流入肠道。在灌肠过程中,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、腹痛等情况。如果患者出现剧烈腹痛、心慌等不适症状,应立即停止灌肠。大量不保留灌肠可以迅速缓解便秘和腹胀症状,对于一些长期卧床、活动量少导致的便秘患者有很好的效果。同时,在某些中毒情况下,顺利获得大量不保留灌肠还可以稀释和清除肠道内的毒物,减少毒物的吸收。
灌肠方法主要包括清洁灌肠法、保留灌肠法和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等。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。清洁灌肠适用于检查或手术前的肠道准备;保留灌肠主要用于肠道疾病的治疗等;大量不保留灌肠则常用于缓解便秘和腹胀等情况。在进行灌肠操作时,无论是医疗人员还是个人,都需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和规范进行,以确保灌肠的效果和安全性,从而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。